- 掌握游戲策略的藝術(shù),《東印度公司》玩家須知的10個技巧策略
- 激動人心的挑戰(zhàn)之旅,《烏鴉小隊:藏刃行動》4-12關(guān)攻略完整版
- 揭秘全新角色,《海島紀元》人物介紹——舞姬達莉婭
- 揭開神秘角色的面紗,《空之旅人》紅曲人物介紹
- 游戲操作與策略揭秘,《烏鴉小隊:藏刃行動》1-3關(guān)攻略
- 深入探索,《空之旅人》尤尼卡人物介紹
- 顯卡性能挑戰(zhàn)中的體驗與期待,《烏鴉小隊:藏刃行動》玩后感!
- 揭開神秘面紗,《空之旅人》維多利亞人物介紹
- 深入探索游戲體驗,《烏鴉小隊:藏刃行動》初玩感受
- 揭開角色秘密,《空之旅人》梅人物介紹
聲明:本文來自于(ID:ykqsd.com)授權(quán)轉(zhuǎn)載發(fā)布。
《魔獸世界》11.1版本更新帶來了大量改動,包括職業(yè)平衡的優(yōu)化和天賦調(diào)整。其中,奶騎的天賦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。那么,在11.1版本中奶騎天賦該如何加點呢?小編接下來為大家?guī)怼赌ЙF世界》11.1奶騎天賦加點攻略。
魔獸世界11.1奶騎天賦加點
在這些改動中,有部分天賦是可以靈活調(diào)整的:
**道標照耀** + **惻隱/圣光順劈**
根據(jù)副本中的壓力情況,可以選擇是否需要更頻繁地讀條以應(yīng)對高傷害波次。如果需要,可以考慮加上這項天賦。
**殉道**
建議在某些有單點壓力的副本中投入1點(無需點出加強效果),這可以在失去“戰(zhàn)火淬煉”后提升單點治療能力。
**圣光灌注回藍**
這項天賦在回藍能力上表現(xiàn)不錯,但無法直接提升治療量。如果治療量嚴重不足,可以選擇不點。
**太陽花**
目前來看,沒有特別適合舍棄的天賦,因此暫時不建議點出這項天賦。不過,如果讀條需求增加,可能會考慮加上。
使用圣療技能
由于玩起來很順手,因此我通常會選擇它
道標盾被增強
如果選擇雙道標,可以選擇點或者不點
十字軍之力
不點這個技能可能會導(dǎo)致操作不順
-雙道標/美德的選擇
如果你能用雙道標撐住,那就選擇雙道標
盡管美德被增強,但法力消耗依然很大。新賽季的8本從模型或時間軸上看并不太適合美德道標,不過美德的治療能力依然遠超雙道標。
-為什么讀條被加強后不選擇讀條?
由于設(shè)計師認為大圣光應(yīng)該是一個強力且高藍耗的技能,大圣光的藍耗相當搞笑,幾乎與DPS刷血的藍耗相當(7%的基礎(chǔ)法力值,而混合職業(yè)刷血藍耗為10%)。這意味著,如果沒有BUFF的情況下,奶騎只能施放大約15次大圣光就會耗盡法力。在高急速狀態(tài)下,連續(xù)施放圣光只能維持大約20秒。
閃現(xiàn)可以施放,但幾乎不會增加血量,而且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,還會浪費大圣光的圣光灌注效果(沒有太陽花的情況下)。
另外,奶騎實際上并沒有讀條流派,而龍僧確實擁有完整的讀條體系。讀條核心技能提爾的拯救在下個版本中每跳的數(shù)值高達一萬(人物血量接近1000W,需要1000S=16.6分鐘來刷滿一個人),而其他天賦幾乎沒有與讀條天賦的聯(lián)動。
-敲鐘卡CD非常重要。
敲鐘減CD是下版本的四件套效果,通常來說,將45秒的敲鐘冷卻時間縮短到30-35秒左右。45秒減去縮短后的冷卻時間就是我們四件套的減CD收益。這意味著如果敲鐘冷卻時間到了卻沒有使用,例如敲鐘在35秒冷卻完畢但1分鐘還未使用,此時套裝的減CD收益為0%,并且在一分多鐘內(nèi),損失了5個震擊的DPS/HPS+5個豆+2個璀璨旭日三連震(4豆)≈ 高效率的3層覺醒。
在大多數(shù)BOSS戰(zhàn)中,璀璨旭日的三連震就足以應(yīng)對一波BOSS的小規(guī)模傷害,所以很多時候不需要特別憋敲鐘。相比于憋敲鐘,憋翅膀則稍微更能接受一些(在本版本2分鐘翅膀CD的情況下)。
-提高進攻性=提高翅膀覆蓋率=高治療量=高DPS。
下個版本豆獲取效率提高,這意味著技術(shù)更好的奶騎可以通過卡CD釋放技能和閃耀之光的額外覺醒層數(shù)來大幅提高翅膀覆蓋率。也就是說,與一直憋技能相比,一直打怪的奶騎會保持更高的翅膀覆蓋,從而更好地進行治療。而喜歡憋技能的奶騎則會因為低翅膀覆蓋率而陷入惡性循環(huán)。
探秘空島冒險,迷你世界新版本雀鶯羽毛怎么獲得2025 探索星際工藝,迷你世界氧氣提煉裝置怎么做 探索家園果實圖鑒,迷你世界怎么解鎖物品2025年 游戲秘籍揭秘,迷你世界無限物品教程 最新版本更新,魔獸世界憤怒的弗拉倫多怎么獲得 最新迷你世界攻略,迷你世界工具合成表大全最新2025年 快速掌握開發(fā)者模式,迷你世界地圖游戲時間怎么改 最新游戲更新揭密,原神夢見月瑞希特殊料理怎么獲得 最新游戲更新詳解,原神龍龍餅干怎么獲得 制作珍稀附魔箱的必備材料與步驟,迷你世界融合附魔箱怎么制作2025